论爱欲
题记
本书是借的阿巨的,1122开始读。汪民安写的,本来在豆瓣给了一星,看完后,改回三星。
引用
上篇 爱欲的谱系第一章 真理之爱
爱欲为什么是战胜死亡的最有效方式:爱欲可以繁殖和生育,生命可以通过爱欲繁殖的后代延续。
爱欲是至善是因为有创造力,可以创造新生命。
柏拉图的爱欲
叔本华的生命意志
爱欲与性冲动的区别:对象
苏格拉底认为同性的爱是灵魂的不朽。
灵魂的后代是永恒的杰作、永恒的事业、永恒的伟德
异性之爱只能创造出身体,因为希腊人认为女性很难创造出灵魂。
柏拉图认为爱从单一转向普遍性,从身体之爱转向灵魂之爱。
对苏格拉底-柏拉图,爱是对美的领悟,对纯粹之美的领悟,对美的本质的领悟。
总结:苏格拉底、柏拉图视角
Q:不想创造新生命的爱欲呢?
可能不想创造生命,但是因此种欲望而产生的倾向并不因此剥离
第二章 神圣之爱
基督教视角
爱的古代观念:创造生命、创造智识、功业和声名,爱的创造性和爱的必然性。
对上帝的爱是排他和唯一的。所有其他的爱都建立在对上帝的爱之上。
奥古斯丁对柏拉图真理本身和本体论特质的继承,上帝是不变的本体。
德尔图良的上帝,奥古斯丁的上帝。
第三章 尘世之爱
文艺复兴的爱的观念
雨果:崇高的爱、坏的爱,取决于对自己带来了什么。尘世之爱与上帝之爱不矛盾,有同时存在,甚至可以互相加强。
彼得拉克《秘密》女性“拯救我免于堕落尘世”,“鼓舞我无精打采的心灵”,“唤醒我萎靡的精神”,女性处于支配地位。完美而被男人无限颂歌?(语死早?)
希腊-基督教爱的目的,克服死亡,走向不朽。尘世之爱,爱本身就是天堂。
解开爱的镣铐:写作里表达心声、写作里重建场景、旅行、薄伽丘的预防强调爱的技术。
薄伽丘的爱欲的核心是性,是一种直接的欲望,没有引向弗洛伊德式的升华。
十日谈是一本爱欲的路线图。
薄伽丘《爱情十三问》
自然的性是遮蔽不了和压制不了的,也是不应该浪费的好东西,这才是现在的正义和真理。
希腊-基督教是通过爱达成不朽,进而抵制死亡,而薄伽丘是通过沉溺于性爱的游戏和追逐来忘却死亡,是遗忘、忽视、逃避。
薄伽丘以身体之爱取代了上帝之爱,但没有像尼采一样摧毁神圣之爱,薄伽丘是尼采的翻转的前身。
萨德,身体之爱就是身体之死。
转向
第四章 爱的几何学和地理学
笛卡尔 六种原初激情:惊奇、爱、恨、高兴、悲伤、渴望 爱总是要指向一个外在的对象
斯宾诺莎 三类情感:欲望、快乐、痛苦
笛卡尔的创新点在于,对爱的内在起源和内在生理过程尝试进行科学解释。笛卡尔的目的是把爱的生理过程清晰地再现出来。虽然不对。
爱从斯宾诺莎开始,不再有上帝的影子。(苏格拉底,柏拉图那会不是也没有?)
斯宾诺莎认为爱是我的本性和外界本性在关系的对照中产生的。
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只能为一个人所享有,斯宾诺莎认为爱不可能只为一个人所享有。
第五章 承认
笛卡尔和斯宾诺莎都是通过力的关系来解释爱。
黑格尔,爱确定了一种主体的诞生,爱让自己变成主人,爱化解主奴之间的永恒竞争。
列维纳斯认为爱应该让自己变成奴隶。
黑格尔认为人和动物生命的差别在于人超越了动物的求生本能。人有两种斗争,一种是为了利益而斗争,一种是为了承认而斗争。
以战争为法则的主奴关系。
所谓相爱就是爱着对方对你的爱。
巴迪欧《爱的多重奏》
巴迪欧说:“爱的宣言想说的总是:那曾经是偶然的一切,我想从中获得更多。从这种偶然,我想获得一种持续,一种坚持,一种投入,一种忠诚。”
我爱你从来不是喃喃独白,它在呼唤、等待、期盼,甚至是要求对方也回应这三个字,说话者也期待成为对方的爱的对象。
(这里可以设计情节,独白,“我爱你”,空旷场景。)
黑格尔认为我爱你是对对方的承认。
爱能达成相互承认、相互肯定,也只有这个时候,主奴关系、等级关系、支配关系、权力关系和差异关系才真正地被消除。
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的终结应该通过爱的方式完成最后的互相承认,代替战争这一最初的单向的承认手段。
“主体就是一颗独立自持的心,为着爱,就须抛开这颗独立自持的心,要舍弃自己,牺牲个人的独特性,就是这种牺牲形成的爱里的感动人的因素,爱只有在抛舍或牺牲里才能活着,才能感觉到自己。”黑格尔《美学》
拉康认为爱别人,从根本上而言,就是为了爱自己。他先成为爱的主体去爱别人,但最后的目标是成为爱的客体,让别人爱自己,从而让自己获得满足。
黑格尔认为爱因为有自我否定的特性,因而具有利他主义色彩。
拉康认为爱是利己之爱,他爱是通往自爱的桥梁。
第六章 事件
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克服孤独的方式,是一种克服孤独的积极的最根本的结合,是人类进步的强大驱动力。
黑格尔认为应该两个人都把个性、独特性消除掉,才能结合在一起,结合是两个人的完全覆盖和重叠。
弗洛姆认为结合是通过给予实现的。彼此给予力量。双向发育和成熟。
黑格尔:自我否定式、静态的、
弗洛姆:动态的、积累的、增长的
黑格尔和巴迪欧的爱都是历史的终结,黑的是完全一致,巴的是都保持着各自的差异性。
爱和思想的两种关系:一种是,当两个人相遇并相爱了,其中一个人也许会激发另一个人思想和写作的创造性。另一种是,当一个人还缺乏爱,或者还没有彻底地满足爱,还渴求爱的时候,他试图通过写作和思考去赢得爱和获得爱。
力比多:用来称呼那些与包含在“爱”这个名词下的所有东西有关的本能的能量。
抽象的性不重要,性并不通向创造,它反而将人束缚在身体的内在领域。性的结局是终结和停滞,是沉寂和熄灭。
第七章 奇遇
巴迪欧认为:爱是两个人的相遇,打破了以前各自的同一性,并获得多样性的真理和目光。
奇遇(adventure),爱的奇遇。
充满风险的相遇,从原则上讲,是不可能的相遇,是相遇的不可能性。
当爱被摧毁时,爱的不可能性证明了爱的可能性。
奇遇之爱意味着,爱跟风险并存。
蒙田和康德,在爱欲和婚姻关系上形成对立,蒙田将爱欲排斥在婚姻之外,康德将爱欲以法的契约形式纳入婚姻。
《爱情发明家》盖拉西姆-卢卡
“追随这恋人/在世上的现身 /就像惊愕地注视 /一颗遥远的行星 /从混沌中浮现
参与她/ 永远惊人的身体/ 不同部位间/ 操演的 /排斥与吸引
参与这可爱的星云 /同时进行的 /分解 /与结晶 /冷却与燃烧 /这就是我挚爱的恋人 /永远在生成 / 一直在发明。”
如何发明一个恋人?如何生成一种全新之爱?
何谓真理aletheia?
福柯解析的四个含义:
真意味着不隐藏、不掩盖,没有任何部分被遮蔽;
不添加任何东西,不与其他东西混杂,纯粹的、干净的;
不是迂回的,是直接的、正直的;
是保持不变、保持一致,没有损耗。
真爱alethes eros
没有什么可以隐藏的爱情,爱就是坦率的目标,爱就是直截了当的公开。只有纯净的爱,才是正直的。真爱绝不背叛、绝不变化、绝不损耗——真爱永葆青春。
爱,不再有任何风险,爱无处不在,但爱也无处存在。
感想
待续
2022.11
于荔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