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土中国1:乡土本色
题记
此书得于2021年4月。听说此书的时间很久,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实体版的书,也是第一次决定应该看完这本书(既然它这么薄)。都说买书如山倒,看书如抽丝,希望这本薄薄的册子不会变成一个新的茧,而是让我产生一些新的想法。
引用
“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,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,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。”“...,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。”
“不流动...,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”
“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,除了军队、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,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”
“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”
“乡土社会...。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。...这是一个‘熟悉’的社会,没有陌生人的社会”
“...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,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,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,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。...,前者是‘有机的团结’,后者是‘机械的团结’”
“这类(熟人互相帮忙)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障碍”
“在熟悉的环境里成长的人,不需要这种(抽象的普遍)原则”
“这种(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)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。”
感想
从土里长出的,必然为土地所累,至于飞不起来,既有乡村的问题,也有时代的问题。农民,渔民,牧民,大家都是靠土里刨食,水里觅食,草原取食的。看起来从土里长出,似乎和飞不上天构成鲜明对比,实则完全没有解释为什么。
红纸包裹的泥土,之前似乎在别的作品中见过离开故地要带一包土,但我的家乡并没有这种习俗,至于带吃的,似乎除了给同学朋友带一些特产,似乎也没有什么特产是出门必带。当然,不带,不代表不能理解这种思绪。
靠农业谋生的人是固定在土地上的,乃至,村里的语言习惯几百年不变。当然作者也强调了这是和平时期,如果遇到灾荒、战争,则人口流动是会有的。作者所说“微乎其微”我觉得有点夸张了,历史上“衣冠南渡”,“湖广填四川”,“客家人”的形成都是大规模人口迁徙。尽管作者并非完全正确,但其总结的“以农为生的人,时代定居是常态,迁移是变态”依然成立。
作者非常直接地指出了,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,家庭总是最基本的“抚育社群”。过去上不断有人试图打破这种结构,具体结果如何,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。历史已经发生,但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未来家庭是否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呢?所谓的“社会化抚养”能否代替家庭的“抚育”功能?抚养成本VS躺平/丁克,未来会怎么样?
文章中同样指出了,熟人社会的一些旧习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,观念、习惯都受到了挑战。虽然我出生在现代社会,但是我们东北的熟人社会依然比较严重。
当然,我想提出的不是将我们东北的熟人社会批判一番,而是想:如果熟人社会完全是现代化的障碍,那去social的意义在于?不过社交和熟人社会不是等价的,这么一说似乎就可以理解了。
最后对孔子因材施教,有教无类的做法解释为说明乡土社会的智慧和解决方法,我觉得有点牵强。或许可以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思想也存在于乡土社会中。
2021.5.28-29
于荔园